考研专业课解析:不止是“150分”或“300分”

点击数:115 | 发布时间:2025-06-05 | 来源:www.cctadp.com

    2017考研备考学习群:
    158299658

    机会是给有筹备的人的,提前对考研做好充分知道,才不会措手不及。大伙都了解专业课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所饰演的角色及其重要程度,那它到底如何要紧呢?

    1、专业课在初试和最后录取时的网站权重大

    初试中专业课占150分或300分。按2004年将来国家关于初试和复试按7: 3加权综合的录取规则来计算,对考数学的同学来讲,专业课的网站权重达是51%,对不考数学的同学来讲,专业课的网站权重高是72%。名校专业课的比重更是高达80%。

    考生种类

    专业课网站权重

    (初试)

    专业课网站权重

    (最后录取)

    考数学

    (专业课150分)

    30%

    51%

    不考数学

    (专业课300分)

    60%

    72%

    说明:考研总成绩=初试成绩权值1+复试成绩权值2(2004年后国家规定的最后录取规则),名校专业课所占比重更是高达80%。

    2、复试中专业课淘汰率

    每年落榜的考生中,有2/3的考生因专业课没过线而淘汰。

    在复试中80%以上考查内容就是专业课,导师最重视的是专业课考试成绩,由于这直接表明了你将来硕士期间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权威统计,每年落榜的考生中,有三分之二的考生因专业课没过线而淘汰。

    越是好的学校专业课考察的越难。假如你考的是一流学校一流专业,那样,没考上的学生中平均有近65%以上的考生专业课没过线,或者是由于太低了,总分没过线。

    3、考研考试与录取规则发生根本变化

    专业课统考趋势加大、复试愈加重视专业课。

    为了保证选拔的硕士研究生拥有肯定的专业常识、专业素养和科研潜质,保证研究生的水平,教育部每年都在渐渐加强专业课的考察力度。在初试科目方面,教育部明文规定,逐步根据门类或一级学科设置考试考哪几科,并且达成统一命题和高校联合命题,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农学和计算机等专业课进行全国统考。

    在录取规则方面,以往研究生招生录取主要在初试,考生只须经过初试就能进入复试,而进入复试后通常情况下都能录取。而现在这种录取规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招生单位愈加看重考生科研潜力和专业素质的考察,导师最重视的是专业课考试成绩,专业课成绩的高与低直接决定考生是不是被录取。

    4、专业课学习不清楚

    专业课学习没明确的学习范围,困难确定复习的范围和重难题。

    国家教育部每年在7-8月份都会颁布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考试概要》,考试概要对考试范围、命题范围和报考条件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是考试命题和考生备考的主要依据。因而,公共课有明确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全国完全统一。考生只须根据考试概要,多学一点就会考的好一点。

    和公共课相比,除去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农学和计算机等科学以外,其他学科的专业课都是是每个学校自主命题,没考试概要,也就说考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明确的学习范围,也不了解老师的命题范围和命题需要是什么,这对专业课学习来讲,很致命。

    每年不少同学都会遭遇专业课的黑洞效应,公共课只须多学一点,就能考好一点,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但专业课却常常会出现学的越多,却考的越差的怪现象。

    5、跨档次考研专业更难

    考研基本上都是跨档次考,因而专业课复习更难。

    几乎所有参加考研的学生都是以本校本专业为逻辑起点,要么选择更好的学校,要么选择更好的专业,要么选择更好的区域。不管他是跨学校、跨区域、还是跨专业,绝大部分都是跨档次考研,极少有人从清华大学跨 考到西华大学。

    因此,对考生来讲,考研的专业课就肯定比考生原来本科所学的专业课要难,就算他是考本校本专业,他的角逐对手也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再是同班同学的角逐,他的角逐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专业课复习也变得更难。

    6、学生专业课基础水平各不相同

    考研学生可以分为四类型型:考本校本专业、考本校跨专业、跨学校考本专业、跨学校跨专业。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讲,无论是考本校还是跨校,都需要重新学习专业课,专业课的基础基本上是零,而他需要角逐并且战胜的角逐对手中,有人可能是考本专业的,专业课已经学了三年多。如此一来,专业课的基础水平就大不相同了。

    对于考本专业的同学来讲,即使考本校,因为他的角逐对手不同,专业课的基础水平也各不相同。对于跨校考研的同学来讲,专业课复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本科所学内容和目的院校考查内容的需要距离。

    7、专业复习资源稀缺

    专业课的复习资源比公共课的复习资源稀缺,因而困难程度高。

    因为公共课连续十几年来一直是国家统考,关于公共课的书本、复习办法、命题规律、出题的重难题、辅导班等等资源,都很丰富。相比公共课,专业课复习的信息和资源相对闭塞。

    譬如:报名录取比率、实质复试分数线、专业课有什么需要要看的参考书、考试报名学校专业的历年专业课和分析、命题老师是哪个、命题规律又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信息和复习资源,都是相对屏蔽,假如让考生自己搜集,未必能采集齐全,并且还未必能采集的准确和真实,更何况还浪费了考研复习的宝贵时间。

    8、专业课的分数弹性大

    只须学会专业课的复习规律,专业课比公共课更容易获得高分。

    表面上看着专业课比较复杂规律性不强,事实上,专业课,特别是非统考专业课,比较容易就能把握规律。专业课分值高,只须学会专业课的复习规律,专业课比公共课更容易获得高分,专业课分数弹性更大。

    对于同一个考生而言,政治、英语和数学因努力程度和复习资源不同,最后的考试分数会在25分之内波动,而初试专业课完全或许会在50分之内波动,高手们完全可以考到140分,而不少人虽然勤奋却大概在70、80分左右折戟沉沙。复试专业课的分数弹性更大。因此,专业课更容易获得高分。更要紧的是,要想总分获得高分,专业课就需要考高分。

    生活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突然而已。时间转瞬即逝,而此时此刻,2017考研学子已经开始了考研之旅,无论前面的复习的道路有多么艰难,相信大伙都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为了便捷大伙学习,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知道的都会一一助你解决。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轻松学习!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